|
|
|
|
|
國際能源署:2045年,全球一半以上取暖需求由熱泵滿足 來源: 時間:2021-05-21 15:07:39 作者:佚名 國際能源署(IEA)近日發布了《Net Zero by 2050,A Road map for the Global Energy Sector》報告,其中“Key milestones in the pathway to net zero 實現零排放的關鍵里程碑”顯示,在建筑節能領域實現零排放,大力推廣熱泵技術是非常非常關鍵的技術。 這份報告被國際能源署署長法提赫·比羅爾稱為是“該機構五十年來最重要的報告之一”。這份兩百多頁的報告討論了在1.5要求下,全球如何實現快速的能源轉型,在2050年打造碳中和的能源系統。 2015年巴黎協定簽署時,雖然提到了1.5度目標,但全球氣候變化應對主要還是圍繞在2度目標(2060-2080年實現碳中和)。2018年,IPCC應各界的要求出版了一份1.5度的報告,(熱泵市場 水印)這份1.5度報告指出,把全球溫度控制在1.5度而不是2度可能對人類和自然系統更有益,由此1.5度目標廣泛進入了全球氣候變化應對的政治經濟議程中。 隨著光伏、風電成本的大幅下降,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本世紀中葉實現凈零排放雖然極具挑戰性,但是快速行動仍然可以實現。 2020年中國宣布碳中和目標后,進一步推動了世界主要發達國家碳中和承諾的進度。現在1.5的目標已經受到廣泛關注。國際能源署之前的減排路徑中并沒有包含1.5度的情景,只包括了低于2度的SDS情景。這次發表1.5度的減排路線圖,將成為11月英國召開的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(COP26)重要科學基礎。關鍵結論:立即快速行動則1.5度目標仍可公平、安全的實現,并且可以為就業增長和經濟發展帶來新機遇IEA的報告發現1.5度目標仍然可行,但是需要各國政府通力合作,立即行動。IEA根據研究模型發布了一份實現1.5度目標各年份的路徑圖,其中包括立即停止新增化石燃料供應項目(如煤礦、油氣田等的投資),停止新建燃煤電廠,建筑部門需要加快近零建筑節能改造,廣泛采用熱泵技術等。 節能在各個部門中都有重要意義,技術上和行為上的節能可以減少對電力等能源供應部門的壓力。新建建筑需要符合更嚴格的近零建筑標準(比目前75%建筑節能標準還要嚴格不少),大力發展低碳集中供暖也是重要的減排方式。 這份報告指出,技術減排(直接行為減排大概占到累計減排量的10%)是最主要的減排方式。而這些技術中,有些技術如光伏、風電、熱泵、電動汽車,已經基本成熟,進入市場大規模部署的階段,另一部分還處在示范項目或者實驗室階段。 技術的進步是模型模擬很難抓住的地方。最近的不少研究都指出,考慮到技術進步的情況,低碳能源結構很可能會比目前的化石燃料能源結構更經濟,不過低碳能源往往初始投資高,而使用成本低,但消費者可能會因為初始投資高而放棄使用長期更低碳、更經濟的技術,這也是需要注意的問題。
點擊次數: 責編:站長
![]() ![]()
|